很多養(yang) 魚新手初次下水往往不會(hui) 買(mai) 大型魚缸,怕缺乏經驗伺候不了,這樣的顧慮是正常的,但同時也為(wei) 今後的養(yang) 魚之路埋下了隱患。小型缸一般為(wei) 上濾,它的過濾效果比底濾差多了,因為(wei) 濾盒空間小,簡單放兩(liang) 層濾綿就滿了。有魚友也會(hui) 在濾盒裏加一些玻璃環或細菌屋等濾材,能改善過濾效果,但還是不讓人放心,你要保證過濾不能停,一旦停電或出現其它故障,濾材裏的硝化細菌會(hui) 因為(wei) 缺水而死亡。
有魚友被推薦在魚缸外邊接一個(ge) 濾桶,效果確實不錯,但你要花不少銀子,而且會(hui) 占用不小的家居空間。這裏給你推薦加裝個(ge) 反氣舉(ju) 吧,這個(ge) 裝置就是針對上濾而專(zhuan) 門設計的,它能在有限的空間裏大大提高淨水效率,讓你省錢還省心,下麵跟大家詳細介紹一番,不當之處,請各位魚友批評指正。
1、工作原理。
在一個(ge) 圓柱形裝置裏,上麵進水,下麵出水,中間放滿濾材,氣泡石放在底部,氣流向上,水流向下,因為(wei) 兩(liang) 者的方向相反,形成對流,故名反氣舉(ju) 。在一個(ge) 水流緩慢,氧氣充足,沒有光照的地方是硝化細菌的最愛,它們(men) 在這樣的環境裏會(hui) 幹勁十足,處理氨氮的效果絕對棒棒的。
有魚友會(hui) 擔心加裝後會(hui) 減少魚缸容魚量,恰恰相反,一個(ge) 反氣舉(ju) 會(hui) 提高魚缸容魚量。隻要飼水裏有機汙染物被及時分解轉化,就可以繼續加魚,否則你即便感覺魚缸裏空間很大,但生化過濾不給力,隨時都是容魚量的上限。
2、製作方法。
你可以用一段PVC管,也可以用飲料瓶,關(guan) 鍵是把握幾個(ge) 主要環節。進水口最好敞口,用來接收上濾的出水,出水口的大小要反複實驗幾次,隻要進水口的水流不會(hui) 逸出就行。氣泡石放在底部,然後放濾材,玻璃環、火山石、細菌屋等隨便你,不要過於(yu) 緊實,以便於(yu) 水流暢通。反正是DIY的產(chan) 物,不可能第一次就很完美,你可以隨著經驗的積累再去不斷改進。
3、安裝位置。
具體(ti) 位置要看上濾出水口的位置,你也可以適當調整上濾出水裝置,讓這個(ge) 反氣舉(ju) 盡量靠近魚缸壁,有時候它需要用壁吸固定。要保證反氣舉(ju) 的液麵高於(yu) 魚缸飼水水麵,以便讓反氣舉(ju) 內(nei) 形成自上而下的水流。
4、不足之處。
反氣舉(ju) 在培養(yang) 硝化細菌,建立生化過濾方麵的作用不容置疑,淨水效果立竿見影,但也存在一些缺憾。主要就是影響觀賞效果,在不大的魚缸裏在加裝這麽(me) 一個(ge) 東(dong) 西,確實有礙觀瞻,這就要求你在製作過程中多動腦子,最簡單的就是在反氣舉(ju) 外邊包上壁紙,最好跟背景板一個(ge) 風格,最大限度彌補反氣舉(ju) 的缺陷,還能為(wei) 硝化細菌遮光。再就是如果你的魚缸是50以下是袖珍缸,就不適合加裝了,因為(wei) 魚缸實在太小了。
如果你對自己沒信心,或者不願意自己動手,你還有別的選擇,現在市麵是有不少針對上濾小缸推出的生化過濾產(chan) 品,比如“水妖精”,花費不多,效果還不錯,關(guan) 鍵是比自己做的反氣舉(ju) 漂亮。